这几日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98-1号的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幸福邻里坊门口,一抹亮眼的“邮政绿”与“南山绿”交织成景,由上城区邮政分公司党支部与清波街道党工委共同打造的“爱心冰箱3.0”自助服务点受到户外工作者的欢迎。
作为杭州市较早、上城区首个“爱心冰箱”,清波街道的“爱心冰箱”设立于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,面向环卫工人、交警、快递员、外卖员、停车收费员等户外工作者及志愿者。今年是该项目开展的第3年,经过迭代升级,清波街道党工委首次与上城区分公司党支部开展合作,以“爱心冰箱+暖途邮筒”的形式呈现。无论是冰箱还是邮筒,整体采用“南山绿”的主色调,与绿意盎然的南山路保持色调一致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还设立了邮票造型的打卡装置,彩绘内容是带有文明标识的南山路街景,包括城隍阁、雷锋广场石座铜雕、“吴山尚礼”清波驿站等。大家不仅能从冰箱自助拿取瓶装水驱散暑气,还能扫描“暖途邮筒”上的二维码,用手机录下想说的话,拍下南山路的美景,打印制作独属于自己的明信片。
52岁的环卫工人杨应辉将刚制作好的明信片投入邮筒。“这枚明信片让我感受到了被关心。现在虽然能通过微信和老家人交流,但是把自己的照片和声音做成明信片寄回家,既是报平安,也是保存了一份在杭州的经历,以后拿出来就是很好的回忆。”这位负责南山路保洁工作的安徽籍师傅,在邮政志愿者的指导下,通过扫描“暖途邮筒”上的二维码,用手机录下对家人的牵挂,上传了一张在雷锋广场前的工作照,短短几分钟便生成了专属明信片。作为一名已有15年工龄的环卫工人,杨师傅是“爱心冰箱”的“老用户”,但今年的这个新变化让他感到很惊喜。
作为上城区“爱心冰箱”项目的合作伙伴,上城邮政在此次项目升级中承担了多重角色——既是物资捐赠方,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者。“我们注意到户外工作者在酷暑中不仅需要物理降温,更有情感沟通的需求。”上城区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、副经理邢兰兰介绍说,“‘暖’字承载着爱心单位与志愿者的关怀,‘途’字象征户外工作者坚守的道路和邮寄回家的路途。”“暖途邮筒”的设计灵感源自邮政传统信筒,却突破了单一寄递功能,可完成“拍摄—录制—打印—投寄”全流程服务。现场制作的明信片可直接通过邮政网络寄往全国,邮筒内部的智能终端更能实时完成明信片打印,让“即时情感表达”成为可能。